关于我们
榆林市文艺工作团组织史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8-11 点击数:1250
榆林市文艺工作团组织史
(1971.7—1993.5)
榆林市文艺工作团,为市属科级集体事业单位,隶属市文体办主管。编制55人,实有52人,其中党员4人(1人离休)。地址:榆林市城内普惠泉巷5号。
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针,运用文艺节目演出形式,长年面向广大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真善美,活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971年7月成立,名称“榆林县文艺宣传队”,1974年改为“榆林县剧团”,并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5年3月成立党支部,1976年9月名称改为“榆林县文艺工作团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为“榆林县歌舞剧团”首创榆林地区专业艺术团体第一家大型歌舞剧种,社会声誉极佳,规模、艺术水平达到空前,代表剧目有《江姐》、《兰花花》、《刘三姐》、《三十里铺》等,同时还为兰州战友歌舞团,延安歌舞团,陕西省艺术学院,输送了5名优秀艺术人才。
1980年以该团为主的演职人员,代表榆林地区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间歌舞艺术调演,后又参加了陕西省民间歌舞艺术调演,均获得好评。
1983年,大批骨干抽调到榆林地区民间艺术团,基本不能正常工作,1985年县政府批准改为秦腔剧种,下达演出任务收入指标,由义务演出为主变为收费演出,1989年被市上定为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个人承包管理至1993年获得成功,演出场次和收入从1985年的180场、1.5万元上升到236场、11.3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
单位设立、沿革情况:
起止时间 |
批准机关及批准文号 |
单位名称 |
编制 |
资料来源 |
1971.7—1974.11 |
榆林县常委 |
榆林县文艺宣传队 |
20人 |
本团政务长期卷1号第1页 |
1974.11—1976.9 |
榆林县委(74)100号 |
榆林县剧团 |
40人 |
本团政务长期卷8号第51页 |
1976.9—1979.4 |
榆林县文教局(76)46号 |
榆林县文工团 |
55人 |
本团政务永久卷3号第17页 |
1979.4—1985.11 |
榆林县文教局(79)80号 |
榆林县歌舞剧团 |
70人 |
本团政务长期卷15号第19页 |
1985.12—1989.9 |
县政府(85)98号 |
榆林县文工团 |
55人 |
本团政务长期卷26号第23页 |
1989.9-- |
县改市 |
市文工团 |
55人 |
|
名录前言
1975.6—1976.7 未配备书记由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0.10—1984.3 未配备书记由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4.3—1985.4 未配备团长由副团长主持工作
1987.12—1989.3 未配备书记由副书记主持工作
1991.4—1993.5 未配备书记,由副书记兼团长主持工作
领导人名录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批准机关及文号 |
资料来源 |
刘桂英 |
队指导员 |
1971.10—1972.10 |
县政工组(71)151号 |
本团党务卷4号第9页 |
许春生 |
队指导员 |
1972.11—1974.8 |
县政工组(72)119号 |
本团党务卷4号第14页 |
张庆华 |
队指导员 |
1974.8—1974.11 |
县组织部(74)46号 |
本团政务卷8号第14页 |
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
1974.11—1975.2 |
县组织部(74)100号 |
本团政务长期卷8号第51页 |
|
书记 |
1975.3—1975.6 |
县组织部(75)7号 |
本团党务永久卷2号第1页 |
|
白福江 |
书记 |
1976.8—1980.10 |
县委(76)48号 |
本团政务永久卷3号第69页 |
革委会主任? |
同上 |
|
|
|
孟宗级 |
队长 |
1971.7—1974.11 |
|
|
团长 |
1978.8—1983.11 |
县组织部(78)70号 |
本团政务永久卷13号第80页 |
|
高龄 |
团长 |
1985.5—1987.12 |
县劳人局(85)63号 |
本团政务长期卷26号第67页 |
高国华 |
书记 |
1989.4—1991.4 |
县组织部(89)20号 |
本团党务永久卷16号第14页 |
许步斌 |
团长 |
1989.1—1993.5 |
县组织部(89)33号 |
本团政务长期卷5号第5页 |
榆林市文工团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