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精品剧目

精品剧目

民歌小曲说书戏曲非遗专题演出精彩来袭!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1-15    点击数:803
榆阳小剧场第23场——民歌小曲说书戏曲非遗专题演出,每一个节目都是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是陕西省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传统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也有时加用月琴或京胡。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2006年5月20日,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进兰房》《张生戏莺莺》

演唱者:榆林小曲研究会成员

《绣荷包》

演唱者:榆林九小学生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大秧歌》

表演者:民间艺术学校

陕北民歌

说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歌堪称为瑰宝。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艺术结晶,它最真实、最直接、最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意志、精神、愿望和心声,是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自然表露。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陕北民歌的源头在我市,主流在我市,榆林民歌是陕北民歌的代表。

《南泥湾》《我的陕北村庄》

演唱者:高琳

高琳:2010年参加第二届陕北民歌大赛荣获三等奖;2015年参加山西广播电视台歌从何处来栏目荣获全国十强;2015年受邀参加全国民歌会;2017年荣获陕西省陕北民歌十大歌手。

《西口情》《九儿》

演唱者:王世清

王世清:陕西省十大民歌手;连续十二次荣登中央电视台

《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报答》

演唱者:刘卫红

刘卫红:晋陕民歌大赛二等奖;第三届陕西省陕北十大民歌手二等奖

《一哒哒里》《小桃红》

演唱者:王景

王景:荣获陕西省群星奖;陕西省声乐大赛原生态组一等奖;榆阳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作为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州、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2008年6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清涧县申报的“陕北道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榆林处处换新颜》

表演者:李国权

《三回头》

表演者:陈春峰

陈春峰:荣获非遗延安大赛一等奖;2011荣获子长县文化大赛二等奖

陕北腰鼓

陕北腰鼓是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民俗娱乐舞蹈。每到节日或庆祝喜事的时候,陕北地区的劳动人民就会用他们这种特有的方式腰鼓来欢庆。在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用激情和矫健的身躯舞动着系着红色飘带的鼓棒,用陕北人特有的嗓音吼出那一个个燃烧的生命。


《陕北腰鼓》

表演者:民间艺术学校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后经民间艺人韩起祥等人改革,一人可同时操5种乐器伴奏: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


《高岗怒打史文龙》

表演者:候雄成

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金沙滩》片段

表演者:榆阳区文工团演员

《金鳞记》武打片段

表演者:榆阳区文工团演员

榆阳小剧场地址:榆阳区文工团院内(北大街普惠泉巷5号院)

订票电话:0912-3282346   

联系电话:13891265332   15929052258

( 温馨提示:每周五都有精彩文艺演出,可提前订票

分享到: